向南的方向主要是流向保安州、宣府以及山西,甚至更远。

津门卫也没能幸免,津门卫每天都有大量的难民涌入津门卫,乱世最常见的一种人群就是难民群体。

在这个时代的官员眼里,难民就是一个火药桶。控制的住称作难民或者流民。一旦这个群体失去控制就将成为危及帝国统治的流寇。

近年来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陆天浩,陆天浩原本也是一个难民,最后为了活命揭竿而起,得到了难民们的拥护,很快像滚雪球一般滚出一支十万人的流寇大军,简直就是陈胜吴广的翻版。

津门卫县令刘述是一个势利的人。这是贺腾骁现在对刘策的看法,一般的官员对武人是嗤之以鼻,在武人面前永远是高人一等的姿态,不肯收敛。而刘述绝不是这种迂腐的文官,刘述的势利之中也隐约透露着圆滑。

相比迂腐的官员,贺腾骁更喜欢和刘述这样势利的官员合作。

如何处置流民问题向来是地方官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,偏偏流民问题的处置又和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挂钩。

没有地方官员会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,偏远的地方天高皇帝远,还可以糊弄虚报,只要不是太严重离谱都不会被中枢察觉。

而处于天子脚下的津门卫,距离京师城很近,刘策想糊弄也糊弄不过去,当然,刘述也没有在天子脚下犯欺君之罪的胆子。

津门卫的流民主要来自梁城、武清、东安、香河、永清甚至还有少部分从京师城逃出来的难民。

这些流民的数量数以万计,刘述又不敢置这些流民于不顾。只能疲于奔命,稳住这些流民,以防有心之人趁机兴风作浪,蛊惑流民。

一旦这些流民失去控制,刘策头上的乌纱帽保不住不说,就是项上的这颗人头能不能保住还是一回事儿。

这些因战乱逃难的流民和逃荒的流民不同,这些流民只是为了暂时躲避战乱,这些流民携带了足够粮食以维系逃难路上的需要。这是刘策唯一值得欣慰的地方,至少他不用考虑大部分流民的吃饭问题。

流民的人数太多,仅仅依靠津门卫当地的治安力量维持住数万难民的秩序是不可能。刘述没有其他的办法,只能打起了贺腾骁的主意,眼下津门卫哪里还有比贺腾骁的勤王军队更可靠的队伍。

贺腾骁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,贺腾骁很清楚这些流民爆发起来的可怕威力。欣然应允出兵帮助刘述维持难民秩序,同时疏散流民向南边更远的地方逃命。

津门卫说到底也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。(未完待续。)